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教学 成语教学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成语典故原文加翻译注释
tamoadmin 2024-11-04 人已围观
简介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原文: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注释:皇上曾经闲暇时随意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 "陛 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
原文: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释:
皇上曾经闲暇时随意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 "陛 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对你来说又怎样呢?” 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着?”韩信说: "陛下不能带兵, 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并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
成语典故: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土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
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准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 ,韩信说了。 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的眼中。
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 ,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 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 ”对我来说 ,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 ,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 "陛 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了韩信。
著名成语文言典故要有翻译.越多越好.
守株待兔原文翻译注释如下:
一、守株待兔的原文翻译及注释
1.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2.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⑧〔为wéi〕被,表被动。
二、守株待兔的含义及引申
1.守株待兔,作为一个成语,本意是指盲目等待机遇,不讲方法,缺乏主动性和变通能力。
2.在成语的使用中,人们还常为它衍生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消极表现和行为”等意义,指责那些不愿改革或严重拖沓的人。
三、守株待兔典故的哲学思考
1.《庄子》通篇阐述了“圆融自然、体验生命”的人生哲学。其中,“守株待兔”所反映出来的“不涉巧言只有实践的迂腐、被动”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2.守株待兔的故事也用奇特的形象,体现了观察者和实践者的区别,在实践的过程中,能主动寻找机遇、探索最优选择的个体必定会获得最大的成功,反之则会陷入无谓的荒谬和困境之中。
四、拓展知识
1.中国古代许多成语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其使用注意理解其潜在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历史背景。
2.对于古代成语的翻译及注释,并非简单地一字一字翻译就可以代替完整的内涵和意义解释。
3.在当代社会,人们需要摒弃守株待兔的陋习,积极进取、创新思维,发扬劳动精神和实践意识,使个人和社会更好地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五、总结
本文对于“守株待兔”的原文翻译、意义及其割裂哲学思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注释。在分析和理解成语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通过成语这一形式简洁的字句,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未被言说的教育思想。
悬梁刺股原文及翻译注释
这个吧.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
2、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3、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5、见贤思齐:见到品德和才能比自己高强的就想着向人家学习.
6、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7、择善而从:选择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8、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又长.比喻责任重大,并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
9、而后已: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0、岁寒(知)松柏: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寒而不凋.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桃花源记》
12、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色.
13、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一下子领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14、怡然自乐:形容安于悠闲自在而自得其乐.
15、不足为外人道:不值得对外人说.
16、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十分冷落.
17、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之声,形容一派祥和景象.
19、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环境优美的地方.
《爱莲说》
20、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三峡》
21、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送东阳马生序》
22、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现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岳阳楼记》
23、浩浩荡荡(原作浩浩汤汤):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
24、心旷神怡:形容一个人心情开阔,精神愉快.
25、先忧后乐:形容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26、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27、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8、百废俱兴: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担忧抢在人们前头,快乐享受退到人们后边.
30、迁客骚人:贬谪流放的官吏和多愁善感的诗人.旧泛指失意的文人.
31、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诽谤、讥讽.
32、薄暮冥冥:傍晚时天色昏暗.形容黑夜降临的时刻.
33、宠辱皆忘:得宠和受辱都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醉翁亭记》
34、山肴野蔌 :指野味野菜.
35、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欢乐的场景.
36、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37、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38、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出师表》
39、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40、作奸犯科:作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41、三顾茅庐:形容礼贤下士的诚意.也指诚心诚意地拜访和邀请.
42、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43、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
44、苟全性命:苟且保住性命.形容在大难中侥幸活命.
45、斟酌损益:原指考虑事情、措施的利弊得失.后多指考虑事情、办法、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而加以增减改动.
46、优劣得所:好的坏的分别得到其所应当得到的.指好坏处置得当.
47、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生于忧患,于安乐》
48、生于忧患,于安乐: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鱼我所欲也》
49、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50、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曹刿论战》
51、一鼓作气:擂第一通鼓,以振作勇气.后比喻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不间断.
52、再衰三竭: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竭.
53、彼竭我盈:对方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
54、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时的情状.
55、肉食者鄙: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鄙陋无知,目光短浅.
《邹忌讽齐王纳谏》
56、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莫逆之交的典故原文及翻译
悬梁刺股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原文: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翻译及注释:
战国时期,苏秦读书到想要睡觉的时候,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
汉朝时,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不休息。当他疲倦到想要睡觉的时候,他会用绳子系住头发,然后将绳子悬挂在屋梁上。
这个成语形容人们为了学习而废寝忘食、刻苦努力的精神。它源自于苏秦和孙敬的故事,他们为了不让自己因疲倦而影响学习,采取了极端的行为。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们对学习和事业的极度投入和奋斗精神。
悬梁刺股由两个典故组成:
一、“头悬梁”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译文:孙敬,字文宝,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二、“锥刺股”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译文:苏秦读书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有时候血流到脚上,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莫逆之交的典故是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
1、原文: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为尻,孰知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2、译文: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均为庄子虚构的人物)四个人聚在一起互相交谈,热烈地讨论着,认为天地间无是最崇高和伟大的,就像人的头一样,说:谁能把无当做头颅,把生当做脊梁骨。
把当做(脊梁的)尾骨,谁能知道生存亡浑然一体的道理,我们就跟他做朋友。他们四人都会心地互相望着,相视而笑,彼此内心相契,心心相通,心投意合,心中没有抵触,思想感情一致。于是他们四个人就相互结交,结为朋友(莫逆之交)。
莫逆之交(拼音:mò nì zhī jiāo)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
学习成语的意义: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核心。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使用语言更加准确、灵活、形象化和丰富,可以把有限的词语有效地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掌握好语言,才能准确、灵活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与别人沟通交流。而成语的准确、灵活、形象地表达,可以使表达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凝练,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