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教学 成语教学

夜半钟声到客船下一句是什么-夜半钟声到客船打一生肖

tamoadmin 2024-10-15 人已围观

简介苏州自古就被誉为天堂城市,拥有非常悠久的文明历史,在这个城市中可以发现诸多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痕迹,现在的苏州依旧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苏州一日游详细攻略。我的足迹(绿色:步行;蓝色:公交;红色:地铁)时值六月,天气已经有了盛夏的感觉,当头的烈日接管了每一条街道,让人们在出行之前都要先经历一番思想斗争。然而恰逢端午,按捺不住脱缰的灵魂,我还是决定出去走走。一来眼下学业繁重,趁机放松一

夜半钟声到客船下一句是什么-夜半钟声到客船打一生肖

苏州自古就被誉为天堂城市,拥有非常悠久的文明历史,在这个城市中可以发现诸多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痕迹,现在的苏州依旧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苏州一日游详细攻略。

我的足迹(绿色:步行;蓝色:公交;红色:地铁)

时值六月,天气已经有了盛夏的感觉,当头的烈日接管了每一条街道,让人们在出行之前都要先经历一番思想斗争。

然而恰逢端午,按捺不住脱缰的灵魂,我还是决定出去走走。

一来眼下学业繁重,趁机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二来即将步入职场,提前看看周围的城市,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因此这次出行不仅仅是游玩,我更喜欢戏谑的称它为“出任务”。

此行的目的地,是与杭州合称“人间天堂”的苏州。

我对苏州这座城市最早的印象,还是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所以即便是偏离了主方向,我还是将寒山寺选为此次苏州之行的第一个目的地,算是圆当年学这首诗时、想要亲临其境听听山寺钟声的执念吧。

寒山寺

山寺大钟

寒山寺本身不大,但是节日期间还是人头攒动,相比之下,旁边的枫桥景区显得冷清了很多。

整个景区可以说就是围绕着这首诗展开的,以诗命名的景点随处可见。

说句实话,如果仅仅止于这些,我是比较失望的。这些景致与普通的公园并无两样,若不是那首诗,不值得专程前来。

枫桥

枫桥夜泊碑

然而前方的江枫洲内,一间间民间传统艺术的店面成功将我之前的失望一扫而光。

最靠近景区的第一家“王晓剪纸”让我驻足了很久,小到花鸟虫鱼、生肖属相,大到枫桥夜泊、拙政园全景、清明上河图,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让我大饱眼福。

虽然叫“王晓剪纸”,坐镇店内的却是其父王金林老先生,虽已73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十分健谈。

老先生做剪纸这门手艺做了一辈子,谈到传统手艺面临的生存压力,老先生是有些可惜与不甘心的感情,一是这些手艺每一个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的经验积累,年轻人做不来;

二是虽然冠以传统文化之名,但仅仅做这些传统工艺品连养家糊口都是问题,年轻人也无法做下去。

说到他自己时,老先生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种洒脱,起身带我来到后面的一片小院子里,“泡杯茶、养养花,自在得很。”

相比于沧海桑田早已不见的景色,这些传统手艺才是景区里最美的风景,而像王金林老先生这样的手艺人,就是风景活着的灵魂。

王晓剪纸

走到景区尽头,京杭大运河分流于惊虹渡,轮渡往来于此,一如当年的模样。

惊虹渡

苏州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很好找,翻开城市地图,最中心的一个蓝色方框格外显眼——外城河环绕四周,两条地铁线纵横其间又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

从寒山寺出来,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这片古城区。这片不大的区域内汇聚了苏州城最为著名的几个景点,对于外地来的游客来说是个好消息。

作为我个人的一个癖好,每个城市的博物馆一定会在我的行程之中,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自然也不例外。

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同为贝氏家族领衔设计,其独特的玻璃钢架结构与巧妙的采光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独具特色的贝氏风格在苏州博物馆中也有着同样精彩的展示:

灰色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的轮廓,填充以白色墙面,点缀上几处透明的玻璃幕墙,整个建筑错落有致,立体感极强。

苏州博物馆正门

博物馆一景

主馆建筑

相比于独到的建筑特色与出色的采光设计,苏州博物馆的馆藏展览在我看来只能是差强人意的水平:

一是种类、数量上显得比较单薄,感觉有些撑不起台面;

二是相比于馆舍出色的光线运用,展柜的设计让我无法接受。

绝大多数的展柜使用的玻璃盖板反光过于严重,不论观看还是拍照都受到很大的干扰。真珠舍利宝幢、秘色瓷莲花碗这样的镇馆之宝更是直接置于展厅正中,四周均是游人,反光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

藏品中令我驻足最久的,要数这件不起眼的小物件:

象牙雕人物船。

在这个以象牙雕刻为主题的展厅中,精妙绝伦的象牙制品确实是我第一次接触,尤其是这件人物船造型,舱轩篷楫一应俱全,船上人物神态各异。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雕刻如此精细丰富的内容,实属不易。

象牙雕人物船

或许是南京的博物馆提高了我的心理期望,在我看来,苏州博物馆的整体感受与南京六朝博物馆很是相似:同为贝氏家族设计,同是鲜明的建筑特色与展厅布置。

正如一些游记攻略上说的那样,苏州博物馆最大的亮点就是其建筑本身。但或许,也就止于建筑本身。

来苏州,必游不可的便是园林。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博物馆的拙政园成了我最佳的选择:所有苏州园林中,就属它规模最大、名气最响,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选一处园林作为游览代表,拙政园担得起这个期望。

名气大的好处是质量有保障,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人多,非常多。在这里拍照取景的窗口期最多也就二三秒,摩肩接踵的人流无处不在。

作为篮球迷,“Catchand

Shoot”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战术,而在拙政园里拍照的过程,我戏称其为“Catchand

Shot”:找准角度耐心等待,在人流通过的极短间隙内完成拍摄。

也正是因为人多的缘故,我在入口附近的一处池塘呆了很久,跟旁边几个小朋友一起数鸭子也是十分有趣的事情不是吗?

拙政园一景

从拙政园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循着来时南北走向的主干道返程,观前街和平江历史街区就在前方不远处。这两处像极了南京的夫子庙和老门东:一处侧重于现代化的商业,另一处则侧重于保留传统的风貌。

就当是为了消化过了饭点才吃的午饭,一路闲逛下来,竟然在这处历史街区中找到了最能体现传统苏州风貌的景色。

纵横交错的水网岸旁,石基、白墙、灰瓦这种江南水乡最典型的建筑风格随处可见,建筑内仍然住着当地的居民,这种最为真实的生活气息相比于那些人造的复古建筑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行走其间,我不禁感叹:这才是那江南水乡的样子嘛。

玄妙观

平江街区一景

平江街区一景

在这古城区逛了一整个下午,渐渐的我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这片传统意义上的苏州市中心,几乎找不到一处六层以上的现代建筑。

作为保护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苏州在限制老城区的建筑高度上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以至于行走在这片区域中,你不要担心拍摄一个历史景点的背景中出现突兀的现代高楼。这点上,南京值得借鉴与学习。

外城河畔

苏州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当属苏州大学,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中十分奢侈的占据了一大块江山,这让我十分的羡慕。时间原因无法进去一探究竟,只好在校门口拍张照聊以纪念。

苏州大学北门

一个城市不可能仅靠历史撑起来,尤其是经济十分发达的苏州,古城区的建设规划和限高政策更多的是保护历史文化,而撑起苏州经济的一定另有所在。

循着地图向东看,比杭州西湖还要大的金鸡湖畔,苏州工业园区坐落于此,这片工业化、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是我本次苏州之行的最后一站。

在这片工业园区上坐落着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德国博世、美国霍尼韦尔、韩国三星、日本日立等行业巨头在这里都能寻到踪迹。

透过公交车的车窗,一路向东走,路边的景色悄然发生着变化,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相比于老城区的古色古香,我开始渐渐体会到一个现代化苏州的模样。

金鸡湖畔的诚品书店是一个文艺小清新必打卡的坐标点,从入口处一进去就感受到了这种文艺范,暖色调的灯光打在镜面侧壁与顶棚上,反射出读者们的倒影。富丽堂皇、精致高雅是我所能想到形容这里最适合的词语。

诚品书店

从诚品出来已近七点,傍晚的落日余晖映照在周围耸立的高楼上,显现出和谐的情景。漫步于金鸡湖畔,华灯初上,伴着徐徐微风,游览一天后疲倦的身体得到了极大地放松。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这次苏州之行,就像江枫洲上剪纸艺人王金林老先生说的那样,“自在的很”。

商业中心

金鸡湖畔

金鸡湖畔

踏上归程,苏州的地铁无论站台形制还是乘客人数都和南京地铁很是相像,第一次乘坐也不会有陌生的感觉。纵横的地铁和特有方言报站的公交组成了苏州的公共交通网,连接着工业园区和古城区,连接着历史与现代。

回顾一天的经历,我对苏州这座城市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认识。不同于传统一个市中心辐射开来的城建模式,苏州的多中心布局使得每个区域的职能相对明确和突出,从古城区到园区的那趟公交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风格变换。对于这座城市,总体来说是惊喜大于失望的,惊喜的是平江街区里最传统的苏州民居,是工业园区里最现代的商业中心,是苏州大学能在市中心占据如此广阔的土地,是如此现代化的园区里,还能在金鸡湖休闲漫步。

当然,如果只看前半段,你一定能感受到我对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的那种失望。这叫什么?欲扬先抑?

苏州,不虚此行。

亥时三刻是什么时候(一个时辰八刻的叫法)

己亥年有哪些年份

一、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三、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

古代劳动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期就已使用。

十二时的之一个时辰叫“夜半”或“子时”(二十三时至一时),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又如:“姑苏城外寒山,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神。”(李商隐《贾生》)不胜枚举。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23时至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1时至3时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3时至5时

卯时,日出,又名破晓:5时至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7时至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禹: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正午: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央: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暮: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21时至23时

四、什么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之一年为“甲子”(如黄巾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延至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干支纪年颁行于全国。尔后各朝各代,实行年号纪年之外,并以干支法作为纪年,沿行不废。

中国先秦素有“改正朔”的传统,即皇帝以颁令的形式决定岁首。汉初沿袭秦朝正朔,其自家正朔确立于武帝时期。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朝改用《太初历》,使用建寅为正,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同年,武帝创立年号制度,为突出皇帝之尊,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改变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

2022 年5月12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十七)发布了《标准GB/T33661—2022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0点。

五、经典例题

1.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那么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根据干支纪年法推算,发生于(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答案:B

解析:已知1894年为甲午年,1900年就是6年以后,则将天干与地支各往后推6年即可算出,因此1900年是庚子年。故本题选B。

2.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则下一个戊戌年是( )。

A.1899年

B.1928年

C.1958年

D.1998年

答案:C

解析:干支记年以60年一个周期,已知1898年是戊戌年,则下一个戊戌年就是60年以后,即1958年。故本题选C。

3.我国古代纪年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元和十年”(《琶琶行》)

B.“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C.“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梅花岭记》)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答案:D

解析:仅D项“丁卯”属于干支纪年法。故本题选D。

以上就是与己亥年有哪些年份相关内容,是关于时辰的分享。看完己亥日是什么时辰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到六年级所有复习资料

亥时三刻是什么时候

1刻等于15分钟。

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对应23点到1点。

丑时对应1点到3点。

寅时对应3点到5点。

卯时对应5点到7点。

辰时对应7点到9点。

巳时对应9点到11点。

午时对应11点到13点。

未时对应13点到15点。

申时对应15点到17点。

戌时对应19点到21点。

亥时对应21点到23点。

一个时辰八刻的叫法

提起时辰八刻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每个时辰分几刻?另外,还有人想问古时的一个时辰分几刻呀,怎么划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初刻。。正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每个时辰分几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辰八刻对照表

1、时辰八刻对照表:每个时辰分几刻?

古代每天根据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每时辰2小时分为上四刻下四刻,即每刻钟15分钟。很少念八刻的。

午时三刻日正当中没有影子,问斩都做不成。时辰上中下三刻吉凶断。

2、时辰八刻对照表:古时的一个时辰分几刻呀,怎么划分

古时的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体划分如下:十二时辰八刻吉凶详解。

子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关于午时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一个时辰八刻的叫法。

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该在十一点44分左右。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时上起刻法吉凶。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大家应该在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十二时辰里的八刻的吉凶明细。

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每刻吉凶表。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每个时辰每时刻吉凶判断。

原一昼夜分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十二时辰八刻吉凶转载。

具体划分如下:

子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晨起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即时消散,此罪极之犯,应该“连都不得做”,以示严惩。古代十二时辰吉凶对照表。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秦12段记时: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时指从现时的十一点到,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从十一点起计,每十五分钟一个刻,十一点正为午起,十一点十五分为午时一刻,四十五分为午时三刻,十二点正为正午,到八刻为下一个时辰之始。

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也有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做。

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现代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

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

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

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

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十二时辰上中下刻解释。

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

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2021时辰八刻。

[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

[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十二时辰刻数吉凶表。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时辰八刻吉凶对照表。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十二时辰吉凶对照表口诀。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八刻吉凶断。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一个时辰的初和正。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十二时辰上中下三时刻吉凶表。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最准确的老黄历看日子。

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初刻。。正刻。。?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以上就是与每个时辰分几刻?相关内容,是关于每个时辰分几刻?的分享。看完时辰八刻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亥时上中下三个时间

亥时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亥时尾就是亥时的最后一段时间,接近夜里十一点钟。

扩展:

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的小时,每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为一日之始。

十二时辰

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

戌时三刻是什么时候

你好,戌时是19点—21点。一个时辰分四刻,那么戍时三刻,就是20点30分钟。

十二时辰时间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

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

23:00-00:5901:00-02:5903:00-04:5905:00-06:5907:00-08:5909:00-10:59

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11:00-12:5913:00-14:5915:00-16:5917:00-18:5919:00-20:5921:00-22:59十二时辰别称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一、夜半

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时~当日凌晨1时。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我国现在的农历是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的起点的。尽管古代典籍中对于“朔之始”还有以“平旦”或“鸡鸣”等为起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不胜枚举。

汉初伏生的《尚书大传》中也指出:“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早子时与夜子时的出处

早子时与夜子时”和“夜子时”)的出处

研究中国历法的人都很清楚,子时是自古以来也是在中间换日的。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零时十二点,为一日之始。

二、鸡鸣

“鸡鸣”,《辞源》注为:“兵器名。”《辞海》则注道:“《诗经·齐风》篇名。乐府《相和歌》曲名。戈的别称。”这两部工具书都缺注了十二时中的“鸡鸣”的词义。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三、平旦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日之气”,四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这句里的“气”,系指“天空的云气”。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至于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四、日出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很多。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再如晋代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五、食时

食时就是古人“朝食”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还有,《文选》中任_的《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文说:“淮南取贵于食时。”刘良注:“汉淮南王安好书,天子为使《离骚传》,朝受诏,至食时进之。”

六、隅中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_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七、日中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就在日中时辰进行。有例为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八、日_

“_”,《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日_”,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

九、晡时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古时“晡”与“_”相通。《说文段注》:“_,申时食也。‘_’,一作‘晡’引申之义。凡食,皆曰_。又以食食人谓之晡。”

十、日入

顾名思义,“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它指每日的17~19时。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十一、黄昏

指太阳落去,天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黄昏”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里经常出现。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人在这词句中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美好时刻来使用,是极确切的。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流露了作者李商隐对自己年华迟暮的慨叹。

十二、人定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十二个时辰的部分别称汇总

1、夜半yèbàn: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

2、鸡鸣jīmíng:荒鸡

3、平旦píngdàn: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

4、日出rìchū:日上日生日始日_旭日破晓

5、食时shíshí:早食宴食蚤食

6、隅中yúzhōng:日禺禺中日禺

7、日中rìzhōng: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当午

8、日_rìdié:日昃日仄日侧日跌日斜

9、晡时būshí:_时日_日稷夕食

10、日入rìrù:日没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_日晦傍晚

11、黄昏húanghūn: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_日堕日曛曛黄

12、人定réndìng:定昏夤夜

苏教版语文1-6年级知识集锦

一年级(上册)

红日东升 秋高气爽 窗明几净 书声琅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题目不详,一作 《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 邵雍 (北宋)

古朗月行(节选)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李白(唐)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年级(下册)

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百折不回 勇往直前 骨肉之情 痛痒相关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 从容不迫 方寸不乱

1、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

2、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选自《三字经》

4、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唐)

5、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6、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北宋)

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8、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唐)

9、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 ——李绅(唐)

10、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北宋)

二年级(上册)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寒来暑往 星移物换 风吹草动 雨过天晴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 滴水成冰 地冻天寒

鹅毛大雪 雪兆丰年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 义正辞严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火树银花 数不胜数 灯火通明 观者如堵

1、静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李白(唐)

2、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选自《三字经》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选自《老子》

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5、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6、长歌行 (节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

7、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

8、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9、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0、春联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二年级(下册)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百花盛开 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 色色俱全 跋山涉水 餐风饮露 水送山迎 赏心悦目 舐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其乐无穷 摩拳擦掌 生龙活虎

身强力壮 铜筋铁骨 莘莘学子 立雪求道 春风化雨 孺子可教

感人肺腑 可歌可泣 艰苦卓绝 惊天动地 披星戴月 流星赶月

众星捧月 烘云托月

1、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唐)

2、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孟浩然(唐)

3、 12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5、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唐)

三年级(上册)

大雨滂沱 夕阳西下 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 湖光山色

根深固本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高堂广厦 玉宇琼楼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雏鹰展翅 老马识途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鸡飞狗跳 狼奔豕突

群龙无首 狡兔三窟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大街小巷 人头攒动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和风细雨 春风化雨 呼风唤雨 栉风沐雨 未风先雨 见风是雨

凄风苦雨 暴风骤雨 戎马一生 身经百战 刮骨疗毒 传为美谈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运筹帷幄 好谋善断 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唐)

2、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唐)

3、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宋)4、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古今贤文 . 劝学篇(上)》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清)

7、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古今贤文 . 劝学篇(下)》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唐)

9、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南宋 )

三年级 (下册)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若隐若现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白云苍狗 瞬息万变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言 有恃无恐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风华正茂 出类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手不停挥 笔下生花 力透纸背

精妙绝伦 炉火纯青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梦笔生花 浑然天成

斗酒百篇 鬼斧神工 沙漠之舟 自强不息 忍辱负重 始终如一

飞沙走石 志在千里 义无反顾 坚定不移 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波涛浩渺 一碧万顷 游人如织 谈笑风生 一帆风顺 风平浪静 鸥水相依 海波不惊 揠苗助长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鹬蚌相争

郑人买履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黔驴技穷

1、辽吉黑蒙 冀晋陕宁 鲁皖苏浙 渝沪津京 豫鄂湘赣

台闽滇琼 川黔粤桂 甘新藏青 港澳回归 举国欢庆

2、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宋)

3、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唐)

4、望庐山瀑布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唐)

5、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唐)

6、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林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唐)

7、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古今贤文 .环保篇》

6、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钱鹤滩(清)

四年级(上册)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疾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春满人间 欣欣向荣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1、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唐)

2、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唐)

3、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唐)

4、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明)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6、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输)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7、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8、对联:山河增秀色 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 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 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9、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北宋)

10、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唐)

四年级(下册)

1、景色秀丽:春深似海 风月无边 世外桃源 山外有山(除外)飞瀑流泉 古木参天 诗情画意 蔚为壮观2、学习本领不扎实: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不甚了了

3、关于勤奋:天道酬勤 熟能生巧 寻根问底 无所不晓 秉烛夜读4、评价诸葛亮一生的成语: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5、鼓声大振 喊声大举 天摧地塌 岳撼山崩 ——选自“关云长温酒斩华雄”6、赞扬护士的:白衣天使(除外)玉洁冰清 救扶伤 处变不惊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含辛茹苦 舍生忘 7、倦鸟知还 成群结队 一唱一和 呼朋引类 欢呼雀跃 如痴如醉 夜深人静 昏昏欲睡8、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谈笑风生 眉飞色舞9、继往开来 革故鼎新 一衣带水 以德为邻 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科教兴国 与时俱进

1、真知 真知不像哗啦啦的小溪,俯身就能将溪水捧起;真知不像红艳艳的桃李,举手就可摘下它的果实。它像美玉,深藏在岩芯,它像原油,奔涌在地底。只有用“探索”这部钻机,才能探知它的秘密……

2、三国故事: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道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摘自《三字经》

4、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

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5、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滕王阁序》 7、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8、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第九册

1、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清代—王士禛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3、观察的名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4. 成语故事补充: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负荆请罪 愚公移山 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老马识途 凿壁借光 5、跟戏曲有关的谚语: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幼时功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6、请君入瓮 唇亡齿寒 退避三舍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7、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8、生活中不能没有绿色! 知识就是力量。 水,生命之源。 9、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朝代歌

10、哀鸿遍野 妻离子散 逆来顺受 忍无可忍 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 铤而走险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替天行道 志存高远 11、水浒故事:《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 12、说名道姓:査任盛单 华乐仇燕 和强盖解 於宁应干 过区翟朴 佘冼曾菅 夏侯诸葛 欧阳上官 尉迟司马 端木呼延 东方皇甫 令狐轩辕

第十册

1、有关看的词语: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睹物思人 一览无余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登高眺远 2、仪态风貌:风流潇洒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仪态万方 神采奕奕 满面红光 威风凛凛 相貌堂堂 风度翩翩 落落大方 处之泰然 习以为常

3、令出如山 振臂一呼 浩浩荡荡 络绎于途 惊涛骇浪 水土不服 讲和通好 观风问俗 奇珍异宝 互通有无 五湖四海 心悦诚服 4、桃红柳绿 芳草如茵 骄阳似火 大雨倾盆 金风送爽 万里无云 风雪交加 寒气袭人(春夏秋冬)岁月如流 一刻千金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5、头头是道 娓娓而谈 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理直气壮 侃侃而谈 胡编乱造 无稽之谈 海阔天空 无所不谈 拾人牙慧 老生常谈 6、对称的古都—北京音乐之都—维也纳. 花城—法国巴黎 雾城—英国首都伦敦 佛教之都—曼谷 沙漠古都—开罗 绿色首都—莫斯科 狮城—新加坡 水城—威尼斯 日光城—中国拉萨 春城—中国昆明

7、清平乐 六盘山 (1935年10月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8、《上下五千年》 大禹治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李广射虎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刘备三顾茅庐 郑和七下西洋 虎门销烟 9、节约用水:成语:滴水成河 积水成渊 细水长流 饮水思源 公益广告: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假如人类不珍惜水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第十一册

1、俗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上归来不看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华山自古一条道。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2、戏曲成语:生旦净丑 喜闻乐见 粉墨登场 锣鼓喧天 唱念做打 有板有眼 余音缭绕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3、《大风歌》(西汉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5、鲁迅读书名言: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枯燥了。

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第十二册

1、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雪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2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古今贤文 真理篇》 5、水滴石穿 一心一意 感激涕零 百感交集 深思熟虑 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 鉴往知来 莫衷一是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 《马诗》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9、一至十二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保护正确的读写姿势 爱惜学习用品(二)乐于倾听,勇于发言 认真写铅笔字(三)勤于朗读背诵 乐于课外阅读(四)勤查字典 主动识字(五)认真写钢笔字 认真写毛笔字(六)自主预习复习 认真完成作业(七)读书有选择 留心观察事物(八)坚持写日记 爱护图书(九)读书做笔记 随时使用工具书(十)自主修改作文 多种渠道学语文(十一)不懂就问 勤于收集资料(十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10、古今贤文(志向篇)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